科研信息管理系统| 学校首页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校成功主办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会议

发布人:日期:2022-08-29 09:56浏览数:

我校成功主办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会议 (IoTCIT 2022)

 

 

 

 


物联网,通信与智能技术国际会议 (IoTCIT 2022)2022821-23召开,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设了线下分会场。大会吸引了来自线上线下超过5000/次的参与,我校鞠晨曦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近70位老师参与线下分会场的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主办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承办,四川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英国肯特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湖南省物联网学会ESBK国际学术交流中心、ELS Publishing联合协办,Call4papers媒体全程支持。

 

近年来,物联网、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并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一股巨大力量,可以预计,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物联网、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全面、彻底、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对全球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巨变。本次会议旨在为物联网、通信、智能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与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为参会者提供最前沿的科技资讯。会议的成功举办拓展了我校相关学科师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了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我校信息与机电类学科的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

22日上午的大会专题报告中,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彭绍亮教授以“基于超算的元宇宙算力和应用”为题,介绍了元宇宙的背景,应用和未来;中国科技大学Nick Freris教授以“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通信高效分布式机器学习”为题,提出一种新的联合学习方法,在收敛速度、通信节省和准确性方面具有最先进的性能;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健教授以“液态金属和柔性制造在可重构柔性天线中的应用”为题,探讨了液态金属的材料特性、制造和功能,介绍液态金属和柔性制造在可重构和柔性天线中的应用。上午的专家报告结束后,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美国普渡大学韦恩堡校区的学者分别进行了线上的口头报告。



由于时差原因,IEEE Fellow、英国肯特大学高士昌教授的大会报告在下午2点进行,高士昌教授以“用于6G的低剖面波束扫描反射阵列天线”为题,介绍了高士昌教授团队在使用印刷反射阵列天线的低剖面Ka波段电子波束扫描阵列天线的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高士昌教授40分钟精彩的报告给线上线下的学者带来了一场学术大餐。线上提问不断,讨论热烈。

下午的口头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等二十多位高校的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信息与机电学院杨道武老师和张永胜老师也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汇报。

 

上一条: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百万专项资金开辟“三全育人”新路径

下一条: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8度科研成果奖励情况的公示

【关闭】